2022年8月19日 星期五

I'll be back!-D3大小劍

出帳篷,天空湛藍一片,今日出現無敵視野。對面中央山脈稜線北一段、北二段,甚至可清楚遠望玉山都清晰無比。


昨天一場大雨,多數裝備都淋溼,原計畫利用早上陽光先將裝備曬乾後,減輕重量,這樣下山後可以減少整理時間與降低重量。但今天仍如昨日為午後陣雨型態,擔心下山遭遇大雨因而打消念頭。


看著濕漉漉的天幕與帳篷,也莫可奈何,只能儘量抖去外表沾附水份,在行打包收入大背包內。整理大背包時,拿起來重量似乎沒有比來時輕,甚至更重,這就是裝備淋濕的麻煩啦!算了,還能怎麼辦?反正都要下山,就回家處理吧。

背包上肩,沿著稜線爬上油婆蘭山,視野開闊起來,今日是三天行程當中展望最好的一天。

回頭看這三天的宿營地,綠油油的草地與雄偉大劍山,在藍天陪襯下更顯耀眼。


視野大開,所有人都非常開心,上山不就是為這個景嘛!趁著光線與角度都絕佳的一瞬間,記錄下這時候。


等下降低高度後,美麗景色就會消失殆盡,趁著早晨風光明媚,高度優勢情況下,最後來個群山點名吧!


下山路況就與來時路完全相同,差別在於下山輕鬆許多,晚上就可躺在家中舒服床上,令回程心態放鬆許多。


寬闊平坦的防火巷,兩旁長滿青綠色蕨類,看似安全無虞之處卻潛藏危機。

滿布地面的松針與腐質層,因為昨日大雨包含水份,看似乾燥鬆軟,走起來卻容易滑動。夥伴接二連三的滑倒,但因為地勢平緩沒有造成嚴重傷害。

本來是這樣覺得,但還沒十分鐘時間,樹蛙左腳突然打滑,一時間反應不及而跌坐在地。事發太突然,夥伴以為只是屁股著地沒有大礙,但看到樹蛙面露痛苦,才意識到情況可能比想像中嚴重。滑倒當時,因為左腳打滑,身體重心向左側傾倒,但右腳沒辦法維持平衡,身體就跌坐在右腳踝上。

發生之後,直覺地認為右腳踝三角韌帶可能扭傷,先脫下鞋子確認腳踝外觀是否明顯外傷,並確認運動功能性是否影響。畢竟,事發點距離天梯登山口還有1500公尺的落差,距離接駁車地點還有12公里路程。

重新綁好鞋帶後,站立起來,嘗試轉動右腳踝。發現情況比想像嚴重,只能將腳掌前後移動,而左右則會出現劇烈疼痛,在評估現場環境與體能狀況後,樹蛙決定繼續下山,反正只是扭傷而已,就慢慢走吧!

走約2公里路程,坡度變得更大,腳踝沒有辦法承受體重與大背包重量(大約19公斤吧?),移動變得更加困難,簡單的一段路居然要花上好幾倍時間才能完成。夥伴們看樹蛙這樣不是辦法,當我們抵達獵人營地時,提議幫樹蛙分攤部分背包重量,讓樹蛙能夠完成剩下的路程。

背包重量減輕後,確實讓受傷的右腳輕鬆不少,但疼痛感卻不見減緩。但也只能咬著牙,一手持杖撐地,並移動右腳尋找最佳受力踏點,特別是地形陡峭之處,完全沒辦法使用平常行走方式移動,為求最佳的動態穩定性,只能依照地型將步伐縮減,避免腳踝的側向施力,走起來格外艱辛啊!

看著山友一路超車揚長而去,心中無限感慨,這樣簡單的路況,居然無計可施,更想到下山時的腳踝復健,最少需要一個月時間.......不過,既然都發生了,當下就要先想辦法回到車上,總不能因為樹蛙自己一人而耽誤大家回程時間吧!

有時看到新聞報導,山友因為腳踝扭傷無法下山,因此申請直升機吊掛救援的消息,這時就會出現許多正義魔人大肆批評浪費政府資源等非理性字眼出現。平心而論,腳踝扭傷在都市或交通方便地帶,不會是很嚴重的一件事。若發生在外在環境惡劣地區,就會因為扭傷而造成更嚴重的傷害,例如:失溫、墜落等更致命的險況。並不是每一位山行者都有著無比堅韌毅力、強健體格、絕佳運氣、冷靜沉著,能夠讓山行者在遭遇險境時依靠自身優勢平安渡過。絕大多數的情況都事出突然,難免會兵荒馬亂啦!

腳傷,讓下山速度減緩許多,夥伴們也替樹蛙看好踏點並在(困難地型)給予幫助。樹蛙也儘量維持步行速度為(公里/15~20分),不至於耽擱太多時間。樹蛙平時維持慢跑與重訓的運動習慣也在這時發揮不小的幫助,用上半身與左腳儘可能分擔右腳重量,儘可能減輕負擔避免情況惡化,話雖如此,行走起來因為其它部位的肌力代償作用,特別吃力,走起來滿身大汗,而且步履蹣跚。

行走時都不敢停止,若腳步停下稍事休息時,起步的那一霎那有如椎心之痛,只能閉眼手握拳,不斷告訴自己(忍耐是一種美德)!

走到上車點,夥伴老早就抵達換裝休息。將鞋子脫下檢查後,腳踝腫的與包子快差不多啦!

哼!不過就是腳扭傷,而且我還自己走下山,當下感覺還挺自傲的。沉浸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境中,殊不知等下大禍就要臨頭啦!

大夥在梨山吃完晚餐後,便驅車返回台中,廖大看樹蛙腳腫得這樣便提議先去醫院掛急診(幸好有團保,也得趕在午夜有效截止前),前往台中慈濟後,簡單驗傷後,就坐上輪椅前準備X ray,事發至今都沒有一張相片紀錄,想到才趕緊記錄一張坐在輪椅上相片。


等待急診醫師看診的過程當中,還有說有笑,並與廖大討論事發經過與下山的心路歷程。反正早已有心理準備得要休息個一個月吧?
輪到樹蛙看診時,慈濟的急診醫生看到X-RAY影像時,充滿疑惑的問我:是否先前曾經開刀過?直覺地回答不曾開刀過。又再問我是如何下山呢?我回答自己走下山。急診醫師很驚訝地說:你骨折ㄟ!還能走下山?!

樹蛙驚覺大事不妙,蛤!腳踝骨折?

醫生指出螢幕上方的相片,明顯看見一條螺旋狀裂痕位於朏骨靠近腳踝處,樹蛙自己看得不敢相信,只是滑倒跌坐地上,居然引起腓骨骨折!

後來急診醫師通知骨科專科醫師,前來現場為我說明造成腓骨骨折情況的原因。過程中,慈濟的醫師很細心地說明,並搭配youtube上的影片,讓樹蛙明白成因與後續處理方式,簡單的說,就是腳踝三角韌遭遇間接外力後,力量藉由三角韌帶傳遞到腓骨端,而腓骨遭受扭距力而斷裂(扭斷),所以腓骨裂痕斷面呈現【螺旋狀】。

除了腓骨斷裂外,X-ray也顯示腓脛聯合關節也因為滑倒而損傷,因為腓骨斷裂位移,造成腓骨與脛骨銜接處(朏脛聯合關節)受損,需要進一步利用骨釘固定,等待三角韌帶復原到正確位置後,再取出骨釘。

醫生超詳細的說明,真的非常感謝!要不是因為考量家人照顧問題,要不然就決定在台中慈濟處理啦!
關於為何樹蛙還能走下山的疑問,醫生也很細心地解釋,因為朏骨並非負重骨骼,外加患者小腿/大腿肌肉較強壯(運動咖),所以還能夠依靠其它肌群運作下山,解釋到這裡才恍然大悟,還以為已是腳踝扭傷而以哩!
慈濟的骨科醫生非常詳盡的說明,也知道我沒辦法在台中開刀,特地寫了一張紙條,內有病況解釋與說明,交代樹蛙回新竹後,務必交給主治醫生看,避免延誤治療。樹蛙因為一個滑倒,造成後續的狀況,還要勞煩所有隊員與廖大勞師動眾的協助,真的很不好意思!

看完診,時間已晚,廖大考量樹蛙行動不便,就留宿樹蛙一晚,隔天中午再由蛙夫人開車接回,總算結束步履蹣跚的一天。

接下來,就是等待開刀與復健的日子,得需要大約半年時間不能負重裝,只好發揮(忍耐是一種美德)的精神來面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