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683年,康熙決定將台灣納入大清帝國版圖後,逐步加強對台灣治理,同時福建、泉州沿海居民也有許多攜家帶眷渡海前往台灣,謀求生活。渡海來台先民起先大都以西部沿岸平原為集中地,隨著台人口逐漸增多,為了爭奪有限的生活資源,漢人逐漸往淺山地區移動。18世紀中葉後期,清廷初步調查後,台灣西部漢人已有約200萬人,並經常發生漢人/原住民紛爭,雖然清廷明文規定漢人不得侵占原住民土地,但因為天高皇帝遠,造成『陽奉陰違』狀況。在這情況下漢/原衝突不斷,原住民漸遷移至丘陵與內山區域。
隨後的日治時期,日人發現台灣重要的戰略位置與豐富自然資源,規劃了一連串的治理計劃。西元1910年,時任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佐馬太,擬定著名的『五年理番計劃』時,藉由實地的田野調查發現八仙山地區(當今的白姑大山延伸到阿冷山稜脈)蘊藏豐富的林木資源,於是在西元1914年指派當時阿里山林場作業所技師綱島正吉前往八仙山區域進行詳細的調查,調查完畢後認為,雖然八仙山林木資源蘊藏量不及阿里山多,但整體林木品質卻遠勝阿里山林場,再者因緊鄰大甲溪與大安溪,採伐後的運輸便利性高(早期規劃使用放流方式運輸),可以節省開發與運輸成本。因此決定由官方正式經營八仙山林場,並在西元1915年脫離阿里山林場,獨立為八仙山林場,直屬於總督府營林局之下。並列為當時台灣三大林場(阿里山林場、太平山林場、八仙山林場)
八仙山林木資源不多,很快就因為機械化開發而迅速消失。當山林內此起彼落的伐木機具震天乍響消失後,取而代之就是睽違已久的寧靜。如今八仙山地區已不可見當年伐木的盛況,但仍可藉殘留的歷史遺跡來一窺過往因林業興盛的過往。
八仙山脈往東最高峰為白姑大山,這一路都是雪山山脈的延伸,因為溪流蝕切效應,谷關地區的山脈較陡較,原本的計畫是先取大小劍後取白姑,無奈今年遭遇全球疫情,全球鎖國政策下,爬山幾乎變成全民運動,大小劍申請人數眾多,中籤機率比高普考還低。沒辦法,那就臨時動議改為白姑好唄。
好長一段時間沒有上高山,將背包灰塵整理乾淨,東西通通塞入,開啟山行模式!
揹起沉甸甸的背包,搭上深夜的火車,踏上山行的旅程,愜意又自然不過的感覺突然湧上心頭。終日汲汲於世、勞心費力,逐漸忘記了山上的聲音與氣味,也該是時候上山為自己充電一下。
列車在午夜時刻到達,廖大早就在車站外頭等待,返回廖大住處,放妥裝備也已凌晨時分,明早還要早起,趕緊躺平養足精神為首要事務。一大早,接駁車準時抵達,夥伴們也陸續接駁上車,朝向紅香部落前進。在921之前,攀登白姑大山是從德基水庫附近的青山電廠旁開始,921後原本路徑毀壞嚴重,山岳前輩改開闢新路線由紅香部落經過三錐山上白姑,雖然路程較遠,但海拔落差比起青山登山口2500公尺少上一些(1800M)。
抵達紅香部落後,還要搭乘接駁車往上爬升600公尺抵達最後農家登山口,這一段路況不佳,唯有高底盤四輪傳動車才有辦法,部落內有接駁車可預訂搭乘,也算是促進部落內經濟繁榮啦!部落居民經濟都依賴農作為主,偶而出現的登山客算是農忙之餘的兼職。下好背包,司機大哥說還有一團要接駁,變簡單寒暄後揚長而去,足以見事業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