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有志者事竟成,霞山!

讀樹蛙部落格的讀者了解,霞山!這一個位處新竹境內最深遠的美麗山名,其實攀登過程與美麗名稱可是完全相反的山頭。

查閱網路相關紀錄後,攀登路線會經過危險的瘦稜地形,在此之前還要踢9.5k林道才能抵登山口。受限這幾項地形限制因素,再加上樹蛙假日時間有限,擠出一整天時間也相當不容易,不過,霞山豈能輕易放棄?沒有走不到的山,只有不行的體力與不佳的行前計畫,依照這原則下開始一連串的準備與預防性工作,才能確保山行安全,畢竟,山要爬,但人命也要顧,這安全性原則是絕對不能忽略的!

以往山行時獨自一人,行動方便快速。但團體活動考量的是全體隊員能否順利完成活動,這考量的因素就多了起來,更需要的是上山前的準備與資訊收集,還有的是現場判斷的技巧,樹蛙雖然爬了很多年,但一直覺得自己懂得實在太少,舉凡野外急救、野外定位與定向行進、繩索技術、搜索技巧,野外求生等等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都嚴重不足,雖然有找到專業機構可學得相關知識,無奈樹蛙工作因素無法擠出時間來進行(休閒性質學習),只好排定在第二計劃當中了....

就在周三晚上,突然心血來潮,找了二位喜歡輕鬆行程的前輩,敲定週日要前往霞山的行程,原本還擔心是否會下雨,一直緊盯著氣象預報,週六晚上確認降雨機率小於10%才鬆了口氣。

週日一早,與張大哥夫妻碰面後便驅車到登山口,抵達登山口後迅速整裝出發,時間是0645,照慣例,出發前照相是必要的,免得等會下山臉色不好。



出發前幾天都是陰雨綿綿,很擔心林道泥濘濕滑難行,好在老天爺幫忙,林道相當乾爽,走在林道上面,落葉軋軋作響,心情很是愉快愜意。出發前,樹蛙將背包內米酒與甜柿取出,放置於林道口地面,與張大哥夫妻們一同向山神祈禱,希望保佑今天行程一路順利,越常接觸山林,越要對自然保有敬畏感恩之心,不要再有人定勝天這樣侵略性思維了。

最近幾年油羅山逐漸火熱起來,油羅山擁有整齊劃一的人造衫林相,加上地型不困難,每遇週休二日時,人潮眾多,是一個非常適合親子出遊的好選擇,傳統上,要登油羅山有三個登山口。不過,對於罹患山癮的患者而言,這都無法緩解山癮發作時的痛苦,因而有前輩新開闢一條從林道南線直上油羅山路線,看到這條新路線後,樹蛙很肯定,此新闢路線肯定能有效緩解山癮發作的痛苦。



新竹地區除了霞山威名遠播外,還有岳界響叮噹的[油霞麥]縱走,油羅山與霞山不說,麥巴來就比較冷門了,以往要去麥巴來都得要前往五峰農改場起登,不過近來岳界前輩新闢條林道南線登麥巴來的路線。這次樹蛙在離林道口約15分鐘腳程的路旁見到此登山口,看起來應該新闢沒多久吧?



返家後,樹蛙仔細研讀地圖與等高線資料,推測可能的路線與行進方向,並搜尋看有無相關資料,結果相當寥寥可數。只有一篇於登山補給站的行程資料,還是開路前輩所紀錄與發表的資料,大致上,路線離開林道南線後,就要直下麥巴來溪,過溪後,再沿麥巴來北稜上行而去,全程路線大約16k,海拔落差為1430m,看到這樣的資訊,讓樹蛙心中許下一定要前往的念頭,好治療樹蛙山癮發作積忍多時的痛楚啊!
喇叭完,回到正題上。通過麥巴來北稜登山口後,因為擔心回程摸黑,與張大哥夫妻二人討論後,我們稍提高配速,林道相對好走,不用花太多時間在上頭,反而是要把時間花在開始上切的路段。好天氣,林道走起來輕鬆愜意。



天氣很好,陽光偶而自樹梢間穿透而下,金黃色的陽光灑落在綠色的林道上,光影層次與變化令樹蛙嘆息,友人問樹蛙為何喜歡爬山?平常工作已經那樣累,休假為何不好好放鬆自己,還要上山把自己累個半死?樹蛙沒有像知名英國登山家 喬治-馬洛里所說的[Why want a mountain climbing? Because the mountain is over there.]那樣經典傳世的名言,只是,上山後,彷彿可以聽見與感受到,山林給予滿滿的正面能量,上山,對樹蛙而言,就好像充電一樣的重要,樹蛙想,每一個愛山之人大概都有如此的感覺吧?

林道南線自從伐木停止後,就停止道路養護工作,也漸漸被山神收回去,也因為交通不便,沿途動植物相當豐富,樹蛙就有見到藍腹鷴悠哉的覓食,還有疑似山羌體型的動物在林道上走動。當然,有野生動物的地方,就有獵人的出沒,經過一處獵人紮營處,可以見到獵人強大的山野生活能力,只有一條毯子與一包鹽還有少許的米,這點可不是一般人能夠相提並論,當今露營客出門露營,攜帶物品之多,設備之豪華享受,只差沙發與席夢思沒帶出門,實令樹蛙大開眼界!
經常山行者,為了減輕重量,能不帶就不帶,能共用就共用,除非是豪華山行,要不然帶多就是重,包含樹蛙自己也盡量少帶減輕重量,保留體力走更遠的路,要享受啊?回到山下享受就好了。



有鑑於上次好奇心作祟害死一隻貓的教訓,出發前特地製作一張告示牌,希望以後要利用[新霞山第一登山口]的朋友們要特別注意,可別像樹蛙一樣搞不清楚狀況浪費許多時間。



走到南線8.9k後,發現了一個前輩所開闢的(新霞山第三登山口),比對GPS與紙本地圖後,新登山口比舊登山口差了約2.5k路程,研判等高線後,發現與舊登山口走的稜脈不相同,推測是要避免經過危險的崩塌地形所開闢的新路,看布條為數眾多,應該不少後來山友利用。再三確認等高線地形圖後,便決定利用這條新路線避開崩塌地型。
下山後由GPS地圖來判斷,這路線是正確的,可以見到新路線(暗紅色)避開危險地形,造福後來山友。




這裡,以前是林道攔砂壩,林道損毀後也棄置不用,登山口就在攔砂壩上方。




翻到攔砂壩正上方,就可以見到路牌釘在巨石上,從這裡開始就一路陡上,可沒有剛才林道好走了。這裡有一處淺水潭,如果不爬霞山,到這裡泡茶聊天遠離塵囂也很棒!


9點整,我們開始從第三登山口出發,出發前從等高線看起來似乎不輕鬆,不過時間尚早,天氣也不錯,摸黑壓力不大。打從登山口開始就是一路陡上,其程度與唐穗相比甚至過之而猶不及,但有一點比唐穗好的是,這裡環境濕度相對低許多,唐穗山位於大漢溪上游範圍,終年雲霧裊繞水氣豐足,就算大晴天去也可感受到空氣中濃厚的水氣,霞山區域就不相同,森林與植被也有差異,小小一個台灣就擁有多變氣候與林相差異,都得要歸功於複雜多變的地形。而這複雜多變的地形加上茂密林相,就是為何中級山最難搞的原因了。


山高無坦途,這一句話經常用來作為勵志鼓勵名言。但是,唯有親身親歷與實踐,才能明瞭其奧義啊!
說而言不如起而行,來一趟霞山就可以豁然開朗,解封任督二脈!但是,樹蛙要提醒你,欲練神宮,必先自宮,這認知是一定要有的哦!(出發前,請詳閱使用說明書)

0920,抵達獵寮營地。真的很幸運,雖然一路陡上,不過天氣好就是讚,地面乾爽,走在滿地落葉上不時傳來嘎嘎作響的聲音,很棒的感覺。連續陡上的路段,稍加調整步伐,能夠讓5; 張大哥夫妻跟上又不致於太慢,全體隊員登頂這才是圓滿啊!



菌類,是重要的生態指標,由菌類生長樣貌與種類,可以概略得知森林形態。先前提到,因為濕度差異,霞山所分佈菌類就與唐穗山區不同。舉例而言,樹蛙就很少看到松蘿,苔蘚粘菌地衣等性喜陰濕菌類,比較常見到大型多孔菌與摺菌類,尤其是俗稱[猴板凳]的腐生菌類居多,整顆樹幹都長滿一排猴板凳,令樹蛙嘆為觀止!



1030,抵達一株紅檜巨木,特別的是,原本是一顆已經橫倒面臨生命盡頭老木,不過,它驗證了[生命總是會找到出路]這句話,居然從側面長出一顆比原先更為粗壯的枝椏,取代原本瀕臨死亡的主幹,繼續在山林間生長與茁壯,這就是大自然最振奮人心的力量。想想自己,先前遭遇困難逆境時,就抱怨東埋怨西,怨天怪地,浪費時間在負面情緒上,為何不想辦法花時間不斷嘗試、改變環境、事情朝向自己所希望的結果發展呢?老紅檜教了我一課,抱怨改變不了結果,只有自爽與麻醉自己,唯有奮力一搏,嘗試努力改變與影響,不管是自己抑或是環境,都能朝向自己希望的結果前進!



山林都是沉默與寬容的,不管向它抱怨訴苦,還是侵略奪取,它,都任我們予取予求,可是我們就應該把這一切都當成正常嗎?真的值得我們人類好好的深思....

早上9點登山口算起,經過二小時又十五分,抵達稜線三叉路口,接回傳統稜線道路。

三叉路口距離霞山只剩下2k距離,最艱難的已經渡過,剩下的就是小菜一碟了。至少,我當時是這樣認為。稜線上,路條更多,要迷路很困難,有些路段還留有當年伐木掠奪的痕跡。停止伐木後,人員機具全數撤退,不能撤退的,就遺棄在山林,隨後漸漸被時間洪流所埋沒,這些後來山行者所看到的遺跡,都是當年山林遭遇浩劫所遺留的證據。摸著這些遺蹟,彷彿還可聽見迴盪在山林中的鏈鋸與伐木工的交談聲,如此的真實卻又遙遠。





大自然擁有強大的恢復能力,只要人類不干涉,都能夠逐漸恢復原先的模樣。霞山位處偏遠,人跡罕至,人類撤退後,不到50年光景,生態逐漸恢復,打從林道發現藍腹鷴,到稜線上豐富多樣的生物,都能感受到生機蓬勃。



這段稜線道路,上下起伏不大,但對於不常行走於山林者而言,可是一大折磨。踢完林道後陡昇,已經用去50趴體力,還要再彎來繞去到山頭,更慘的是還有部份路段要陡上!刻意放慢腳步,讓張大哥夫妻們調整呼吸,也讓自己更留意周遭的事物。
經過一處小倒木,抬腳過去那霎,突然發現熟悉身影出現。



這一位嬌客趴在樹幹上享受著冬日陽光,樹蛙差一點就踩了下去,大概是氣溫低吧?這位嬌客活動力不好,發現我盯著它後,也不急著離開,趁著難得機會近距離觀察這美麗嬌客,玩起123木頭人遊戲,只要我不移動,它就慢慢爬行。




我稍加移動,它老兄就不動!
它老兄非常配合,擺出各樣撩人姿勢讓我照個不停,甚至還讓我摸摸尾巴(我可不敢摸頭啊!交情還不夠好..),與它耗了十來分,直到大哥夫妻跟上後才繼續前進。



1250,樹蛙一行三人抵達霞山三角點,拿出背上來的甜柿祭拜山神,感謝一路照顧啊!
也趁著休息空檔,趕緊埋鍋造飯,用完中餐就要打道回府,不能停留太久。簡單中餐後,與張大哥夫妻二合照一張,終於完成這美麗卻偏遠的霞山了!


三角點旁還有一棵國民政府所豎立的『頭前溪源頭』界碑,說明霞山地區是屬於頭前溪發源地之一,只是大家上山都是為了日人所豎立的三角點,較沒有注意旁邊這一顆。看來可真應驗了(只有第一名眾人才會記得!)這句真理。


用餐結束!趕緊收拾東西下山,回程還有漫長臨到要踢,再來冬季白晝較短,避免摸黑走太久提早下山是上上策,尤其是登山口開始一路陡上,下山也不好走,更何況是摸黑啊!

我們採取林道南線原路來回,抵達南線叉路口後,開始下切到第三登山口,這段陡下路對股四頭肌是考驗。

下午1359,抵達三叉路口,來時都看過的景色就沒有再特別注意,一心只盤算著可別摸黑下山,下陡坡,這段可真是辛苦,因為新雨鞋因素,楦頭與原來舊雨鞋不相同,腳掌感覺熱熱的,想說反正有穿二雙襪子應該沒事,結果回家後第二天,發現腳掌起了50元硬幣大水泡,還真嚇了一跳!

一路陡下真是不好過,心裡想,等下到溪邊一定要脫下鞋子冷卻一下,慰勞辛苦的雙腳。下午1515,耗掉一小時15分總算抵達溪邊,可以冷卻舒服一下



 卸下背包,趕緊脫下鞋子,將雙腳放入冰涼溪水當中,連續下坡的不適感立刻解除,也不知是冰冷減低灼熱感,還是心理因素作祟,反正很舒服就是啦!

長時間移動非常消耗體力,行動糧的準備相當重要,準備怎樣的行動糧也是門學問。剛開始山行時沒經驗,準備乾糧麵包圖方便!結果上了山,因為太累而吃不下,等到想吃時又因為太乾燥而吞不下口。後來就觀察別人攜帶類型,再加上個人喜好,才慢慢摸出屬於自己的行動糧,像這次,就在下公館買了肉包子帶上山,可當正餐,也可當行動糧,重點是又方便吃,邊走邊吃也可以,吃完喝口水,飽足感十足!


小溪出發時間是1530,看了下GPS確認日落時間大約是1753,看來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摸,不過,已經抵達林道,摸黑較沒有壓力。觀察了張大哥夫妻狀況還不錯,那就配速高些踢林道返家吧!隨著時間愈來愈晚,黑夜漸漸地襲來,一路上隱約察覺到野生動物開始活動起來,但此時心情並沒有多餘的想法與精神去觀察研究了,一心只想趕緊踢出林道返家。

路上,張大哥詢問著還有多久抵達,樹蛙看了看GPS,便隨口說出快到啦!雖然還有一大段,但是要鼓勵大家走下去,只好這樣安慰大家。大夥心裡應該都心知肚明吧?


1730,抵達林道入口,結束了林道南線,此時陽光已落入對面山頭,很幸運的!全體隊員還沒有拿出頭燈使用就返抵停車處。沿路一路都沒遇見其他人,霞山名字雖然美麗,但真的不輕鬆,主要是踢這長長的林道,踢完後還要陡上,這一來一往就耗掉一整天時間,也難怪前輩常說霞山不好搞。

下山後整理GPS資訊,赫然發現,還真不是普通陡,真的是有硬。


不過,雖然難搞,但只要有心,有志者事竟成!

------------全文完------------